工业万向脚轮挂镀锌工艺
在不断搅拌下分批加入所需量的氢氧化钠,搅拌至完全溶解。
③把氧化锌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在强烈搅拌下缓慢加入到上述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
④加水至所需体积75%,搅拌均匀,冷却至常温。
⑤在强烈搅拌下,加入1g/L锌粉,按少量多次撒入镀液中,搅拌30分钟。
⑥在强烈搅拌下,加入2-3g/L活性炭,搅拌30分钟。
⑦静置2-4小时,过滤干净。
⑧依次加入JZ-602A走位剂、JZ-602B光亮剂、JZ-602C净化剂。
⑨加水至规定体积,搅拌均匀。
⑩在0.2-0.3A/dm2下电解4-8小时,试镀。
[飞步脚轮]
4 脚轮镀液中各成分的作用和工艺条件的影响
4.1氧化锌
氧化锌是镀液的主要成分,其含量应控制在8~12克/升范围内。氧化锌含量较高时,允许使用的电流密度可提高,沉积速度加快,但镀层较粗糙,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差,含量较低时,允许使用的电流密度较低,沉积速度较慢,但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较好,适宜于镀形状复杂的零件。氧化锌一般只在配槽时使用,以后镀液中锌离子的来源主要是锌阳极溶解而得到,所以锌离子的浓度通过调整锌阳极板面来控制。
4.2脚轮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的作用有三个:①锌离子的络合剂;②促进阳极溶解;③提高镀液的导电能力。控制镀液中氧化锌和氢氧化钠的一定比例是获得优质镀层的关键,氧化锌和氢氧化钠的比例一般控制在1:(8~12),氢氧化钠含量高,镀液稳定,分散能力,深镀能力较好,但镀液的阴极电流效率降低,氢氧化钠含量偏低,镀液的分散能力,深镀能力较差,但镀液的阴极电流效率较高。应根据零件的形状选择的氧化锌和氢氧化钠的比例。
4.3脚轮添加剂[飞步脚轮]
无氰碱性脚轮镀锌添加剂共有三种,各司其职,JZ-620B为主光亮剂,能显著提高镀层光亮度与低电压沉积速度,但可降低高电压沉积速度,从而提高镀液的分散能力和深镀能力。JZ-602A为走位剂与JZ-602B配合使用,特别能提高低电压区的光亮度,使镀层可达到均匀光亮程度,并且还可降低低镀层的内应力。JZ-603C是净化剂,可以自动去除镀液中的杂质,消除镀层发雾,同时也扩大了低电压的光亮度,并且避免高电压烧焦,防止在高电流作业条件下镀层脆性和脱落。
4.4脚轮温度
温度对无氰碱性脚轮镀锌影响较大。温度高,允许阴极电流密度大、沉积速度快,但阴极电流效率偏低,添加剂消耗快,温度过高时,镀液不稳定镀层质量变坏,所以应采取降温措施。温度偏低时,允许使用阴极电流密度小,沉积速度慢。此时若采用较高阴极电流浓度操作,镀层中添加剂夹杂增多,脆性增加,严重时镀层变色、起泡,甚至脱落,此时应对镀液加温。镀液的使用温度为20~30℃。
4.5脚轮阴极电流密度脚轮
无氰碱性脚轮镀锌的阴极电流密度范围比较宽广,阴极电流密度的选择和镀液中锌离子的含量、液温的高低、添加剂的质量和含量、阴阳极之间的距离以及是否采取阴极移动有关。锌离子浓度高、镀液温度高、阴阳极间距离大、附加了阴极移动装置,就允许采用较高的阴极电流密度,此时沉积速度快、生产效率高,镀层光亮均匀,否则相反。因此应根据工艺的具体条件和零件的形状来确定的阴极电流密度范围。
4.6脚轮阳极[飞步脚轮]
为了维护好镀液,电脚轮镀锌的阳极板必须采用0#锌锭制作,浇铸成型后的阳极板再经过压延处理,并保持阴阳板面积比为1:1.5~2.0,具体比例应以保证镀液中的锌离子基本稳定为原则。这里值得提出的是,在无氰碱性脚轮镀锌中,如阴阳板面积比保持在1:1.5~2.0时,有时阳极电流效率可能高于阴极电流效率,因而导致镀液中锌离子不断上升。此时如果撤掉一部分锌阳极板,则会使镀液导电能力下降,镀液升温快,而且影响到镀液的分散能力和深镀能力。为了解决上述矛盾,此时应该悬挂部分辅助阳极,辅助阳极板可用钢板,使用镍板,但镍板价格太高,可选择钢板镀镍后再使用。
5 脚轮镀液维护
①采用高纯度的氧化锌及氢氧化钠,防止杂质带入是配制和维护好镀液的关键,锌阳极也要用0#锌锭铸制并进行压延处理。
②定期分析氧化锌和氢氧化钠的含量,并使氧化锌和氢氧化钠保持一定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