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脚轮有限公司报道:
相比于我国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速动车组技术的现实,配套 轴承 的国产化应用仍是空白,这于正力求高端的装备制造业是一处短板。
2010年10月26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和谐号”CRH308A新一代高速列车动车组时速达416.6公里,创下世界运营铁路运行试验速度。但这一“陆上航班”所用轴承我国均无法生产。中国轴承工业协会秘书长指出,时速超过160公里以上的动车组,配套高铁轴承全部采用进口轴承,实现国产替代势必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2009年,我国轴承行业产量达100亿套,总产值已达到900亿元,位居世界第三。规模以上企业1750家,其中年销售额30亿元以上5家,但进出口逆差超过8亿美元。
这一情况在2010年有所好转。2010年全行业销售额大概增长30%,产量增长13%,已经超过金融危机前水平,全年出口增长了50%,进口逆差缩小到5亿至6亿美元之间,但进口轴承构成仍向高端发展。
“这一领域的核心技术全在国外,我们行业内联手共性技术攻关、关键技术公关,已经经过了两个五年计划。”他说,“国务院提出的16个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领域,15个都与轴承相关,这是关键点。”
在此前工信部发布实施的“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振兴实施方案”中,轴承也位列基础零部件的位,七个项目的轴承产品被纳入2011年—2013年的实施方案之中。
盛宴:外资天下
在整个高速铁路总投资中,高铁配套轴承的容量并不算太大,专家估计市场超过20亿元。但中国国内产品的空白,已经足以为外资巨头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近80%的轴承是由8家跨国公司生产的,分布于美国、日本、欧洲,而中国注册轴承企业约6000家,排名前十位的轴承企业销售额合计仅占全行业近40%的份额,行业集中度较低。
2009年2月6日,日本NSK公司与中国南车集团合作,成功签下武广高铁30个编组的轴箱轴承订单。
2010年3月,瑞典SKF宣布与中国铁道部在原来4年合约的基础上再续约4年。
2010年10月,日本NTN在中国境内的生产基地落户南京,一期投资1亿美元,建设用于高速铁路、地铁及风力发电所用轴承的生产基地。
环球脚轮有限公司报道